中国移动 2015 市场类管理(模拟题)
市场营销 综合管理
本套题共10题,并含有参考答案
题目详情
第1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代表了西蒙对于决策的理解。

A.决策是“一种社会过程”、 “ 一种社会——技术系统”

B.决策就是做决定

C.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D.决策是一个过程

2.从决策主体来看,组织的决策可以区分为( )。

A.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B.确定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C.经营决策和业务决策 D.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企业经营方案决策最终所选出的方案一般为( )。

A.较为满意的方案 B.最佳方案

C.利润最大的方案 D.成本最低的方案

4.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短期决策的是( )。

A.投资方向的选择 B.人力资源的开发

C.组织规模的确定 D.企业日常营销

5.个人决策的缺点是( )。

A.花费较多的时间 B.产生群体思维

C.产生的备选方案较少 D.责任不明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D 5.D


第2题

 

6.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中,具有较高业务增长率和较低市场占有率的经营单位是

( )。

A.金牛 B.明星 C.幼童 D.瘦狗

7..常用的确定型决策方法有( )。

A.小中取大法 B.大中取大法

C.专家意见法 D.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8.我国制定的五年计划属于( )。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风险决策 D.非程序决策

9.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的决策难以靠个人的经验来应付了,因此现代决策

更多地开始依靠( )。

A.集体决策 B.决策树法 C.动态规划法 D.下级意见

10.决策方法中的“软技术”是指( )。

A.定量决策方法 B.盈亏分析法 C.定性决策法 D.决策树法

 

 

6.C7.C8.A 9.A 10.C


第3题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把握决策的定义时,应该考虑( )。

A.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 且可行 B.分析判断 C.过程 D.目标

2.按照决策的条件和后果分,决策的类型有( )。

A.风险型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战略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E.战术决策

3.理性决策模式要得到应用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

A.能够得到所需要的全部详细的决策信息

B.能够了解所有人的社会价值取向

C.能够寻找到所有的决策方案

D.能够正确地选择最有效的决策方案

E.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

4.风险型决策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

A.决策者对未来可能出现何种自然状态不能确定

B.具有一个决策者企图达到的明确目标

C.存在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D.存在着不以决策者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自然状态

E.各个行动方案在各个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

5.与传统的集体决策相比,德尔菲法具备( )等特点。

A 匿名性 B.价值性 C 确定性 D.统计性 E.有效性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D 3.ABCDE 4.ACDE 5.ABD


第4题

 

三、简答题

1.确定性决策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哪些?

 

 

 

1.要点:

(1)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明确:

(2)决策者面对的自然状态(即客观环境条件)完全确定。

(3)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

(4)每一个备择方案的效用值都能够被准确地计算出来。


第5题

 

2.为什么说决策具有普遍性?

 

 

 

2.要点:

(1)管理实践是微分决策的积分。决策就是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以及方法与

手段所作的抉择;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实践过程中,主观和客观完全符合人

们意志的现象是极为少有的,所以,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都知道要随着实践的具体情况,不

断修正和发展原有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途径。

(2)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首先,每个管理职能中存在着多种决策。其次,每一个决

策过程中都包含着各个管理职能。


第6题

 

3.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3.要点:

(1)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4)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5)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6)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7)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


第7题

 

4.简述决策的过程。

 

 

 

4.(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2)识别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4)评估备选方案。

(5)作出决定。

(6)选择实施战略:

(7)监督和评估。


第8题

 

5.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1)环境,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对习惯的反应模式也影响着组织的

活动选择。

(2)过去决策。

(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4)伦理。

(5)组织文化。

(6)时间。


第9题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从引滦看决策

1981 年 5 月,中央决定:密云水库今后不再为天津供水,它的任务是确保首都北京。

天津市用水,要靠滦河下游的潘家口水库解决。潘家口水库的任务是第一保天津,第二保唐

山,第三供给农业用水。

南线,还是北线?——把握决策的战略目的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的迁西县境内,距离

天津市区尚有几百华里之遥。通过什么路线,把水引到天津?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 南线方案”, 即引水河道由水库出发,一直向南,经迁安县、滦县,直奔唐山,

再由唐山,把水引到天津市区。

第二个,“ 北线方案”, 即引水河道由水库出发,向西穿过燕山山脉的几座山到遵化县,

输入于桥水库,然后利用旧有的蓟运水道,再加新开挖的引水渠道,把水引到天津市区。

两个方案,各有优劣。

“南线方案”, 一个工程可以同时解决天津、唐山以及河北省沿水道地区的用水问题,从

总的来看,国家可以减少投资。而且,南线工程已于1975 年上马,施工已进行了 5 个年头,

如果再投入一些力量的话,工程可以较早竣工,有利于解决天津的燃眉之急。正是考虑上述

优点,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倾向于这个方案。当天津市连续呼喊水源告急的时候,1.65 亿的投

资追加给丁南线工程,打算以此来解决天津供水问题。

“北线方案”与“南线方案”相比,正是在于上述几个方面有“懈”可击:天津市单独

引水,投资要增加一些。最令人担心的是工程的困难:有的同志估计,光勘测、设计至少要

花一年的时间。而要打通施工难度极大的引水隧洞,再加上各种配套工程,至少要 5 年的时

间。3 年完成,将是个奇迹……

引滦究竟从南线还是走北线?这个问题,事实上从 1973 年起,就开始讨论了。市委领导

有同意南线的,也有同意北线的。同意南线方案的认为,与唐山合用一个水道,对天津来说

虽然不那么十分有保障,因为它处在最下游,但到时自然有办法,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国家

不会不管。同时认为,南线工程已经上马,事情已成定局,不好再改变了。

1981 年,由陈伟达、张在旺、李瑞环等同志组成的天津市领导班子,坚决主张上“北

线”工程。北线的弱点确实存在,但这个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因为可以利用旧有的河道,投资可以节省。

(2)这条线占地少,拆迁少。

(3)沿线有公路、有电源,施工方便:

(4)对于处于最下游的天津来说,这个方案保障了它拥有自己专用的供水水源。

怎样比较这两个方案?把各自的优缺点平列起来,然后以简单的数学方法,计算哪一个

优点条数多,缺点条数少,就选哪一个,这样当然不行。各个优缺点的分量和地位不是同等

的,只有用决策的战略目的来衡量它,才可能作出正确的估价。当时,天津市领导班子正是

抓住了战略目的这个核心问题,来分析这两个方案的。

“引滦人津”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天津用水:南线方案,自然有许多吸引人的优点,但是

最主要不能做到“确保”这一点上。对此,天津有切身体会:大旱的时候,从密云水库放下

30 个流量的水给天津,可是,等水到了天津市,只剩下 0.9 个流量了!

“理论”数字和实际数字相差如此悬殊,使人不能不认识到水资源在使用上有其特殊的

规律:难怪李瑞环当时这样说:“ 不上北线,我们就会端着金饭碗要饭吃!”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天 津市领导班子坚定地选择了北线方案,上 报中央,并 获得了批准。

这个决策的成功,主要在于他们抓住了决策的战略目的。作出某个决策,我们必须对其

目的十分明确,不然就会偏离方向。

问题:

1. 通过引滦工程,你认为决策应该包含什么样的内容

 

2.你认为“作出某个决策,我们必须对其目的十分明确,不然就会偏离方向”的

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案例一提示:

1.管理成功的关键是明智的决策,因此在进行决策时必须把握以下几方面:

第一,目标。决策前必须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且必须将局部的目标置于组织的总体

目标体系中。

第二,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决策总是在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进行选择,没有选择,

无从优化,也不存在决策。

第三,可行。决策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在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结合研究和寻求动态

平衡的基础上来制定。

第四,分析判断。每个备择方案都有其优缺点,管理者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进行逻辑

分析,才能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较为理想的合理方案。

2.组织的战略目标影响着组织决策的制定,任何组织决策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到决策的

最终目的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决策目的,决策才不会偏离方向。


第10题

 

案例二 以三门峡水库为镜鉴

三门峡水库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是新中国成立后治黄规划中确定的第一期重点

项目。一直以来,三门峡水库都命运多舛,处境尴尬:从规划设计到建造运行的近半个世纪

中,对它的争论从未停止过。2001 年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对三门峡水库的新一轮争论

又开始了,特别是 2003 年渭河下游发生的洪灾,更把这场争论推向了新的高潮。

三门峡水库建成运行后,虽然给黄河下游防洪、灌溉和发电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效益,但

在建造的当时由于没有考虑排沙,泥沙淤积问题日益突显。据水电部的历史资料,从 1960

年工程蓄水,到 1962 年 2 月,水库就淤积了 15 亿吨泥沙,到 1964 年 11 月,总计淤积了

50 亿吨。尽管后来经过专家的论证采取了一系列改良举措,但是由于水库先天设计缺陷,

加之蓄水常年不按标准等利益驱动因素掺杂其中,致使渭河河床依然不断抬升。2000 年 4

月,在渭南召开的陕西省三门峡库区防洪暨治理学术研讨会上,81 名专家学者针对库区出

现的恶化态势,一致认为洪灾威胁非常严峻,解决三门峡库区问题是关乎陕西关中东部乃至

陕西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十分紧迫的大事,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然而,谁能料到,大自然的报复竟是如此的无情和迅速。3 年之后,无情洪灾就汹汹而来。

问题:

1.三门峡水库的决策属于(  )。

A.简单的确定型决策 B.复杂的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2.在判断该项决策的类型时,(  )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A.决策依据的准则 B.决策后果

C.决策方案 D.决策方案的自然状态

3.关于埃及建造阿斯旺水坝的这项决策,(  )是最不可能成立的。

A.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对于决策结果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预定目标,这种认识

往往与价值判断有关

B.尽管人们能对决策要实现什么样的预定目标作出事实判断,但决策方案在实

施中总难免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C.现实中的决策往往是多目标决策

D.任何决策方案在带来实现预定目标所希望正面效果的同时,往往也可能引起

各种负面效果

 

 

案例二提示:

1.D 2.B 3.B 


共有 10 道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