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考古学家前不久对某岛屿的S古城进行了考古挖掘,他们发现了一些残骸和典型的被地震摧毁的古建筑废墟。因此,考古学家猜测,公元300年时,这里发生了一场强烈的地震,摧毁了当时的建筑。以下_____观点如果正确,能够最有力地支持考古学家的猜测
A.大多数关于S古城的现代历史都记载了公元300年那次地震
B.在S古城发现了一些制作于公元260至350年间的,具有该岛风格的画像
C.在那些建于公元300年前后的坟墓中发现的饮酒容器也出现在S古城附近的坟墓中
D.在S古城,考古学家没有发现公元300年之后的铜币,却发现了大量铸造于公元300年之前的铜币
33【解析】D。该题的论据是考古学家发现了地震废墟,论点是考古学家认为地震发生在公元300年,要加强该论证,D项将论据和论点建立了联系,搭桥。A项肯定了论点,支持力度不如D。B、C为无关项。
34.在使用了各种常规的广告和促销手段后,某电商的网络销售收人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得到提高,为此管理层重金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市场分析。分析报告提出,开通了移动支付(通常指使用智能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功能的人群才是该电商真正潜在的顾客群。于是管理层决定与某大型商业银行合作,在新开通移动支付功能的人群中开展宣传和促销。但一个月后,效果井不理想,网络销售收人没有明显增长。以下_____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结果。
A.由于交易的安全性受到质疑,最近开通移动支付功能的人有所减少
B.由干移动支付是一项新兴业务,消费者对其态度比较谨慎
C.一般来说,新开通移动支付功能的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进行此类的网络购物
D.网络购物在白领中较为普及,但他们更希望电商能够提供一些有特色的服务
34【解析】C。题干结论在新开通移动支付功能的人群中开展宣传和促销。但一个月后,效果井不理想,网络销售收人没有明显增长。C说明实际是有效果的,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一个月之内才好像没有效果。可以解释矛盾。
35.人口平均预算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83岁,而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因此,六十多年前人们认为的老年人现在看起来其实只是中年人。以下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建国以来,新生婴儿死亡数量的减少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B.建国初期,国家正从战乱转向和平,全国形势仍不稳定,人口数量远低于现在
C.建国初期,生活环境比艰苦,人们的营养水平比现在差得多
D.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水平比建国初期有很大提高
35【解析】A。因为之前预期寿命是35岁,现在是74.83岁,题干结论认为六十多年前人们认为的老年人是35岁,现在看起来其实只是中年人。A选项指出了建国初期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是因为新生婴儿的死亡数量多,从而降低了平均预期寿命,就能说明,在建国初期,人们并不是认为35岁就是老年人。
36.由于近年来投身F1赛车比赛的选手数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F1赛事数量的增长,加之3D模拟比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最近5年每位F1赛车选手实际参加场地F1比赛的平均次数下降了20%,这种趋势如果继续下去的话,F1赛车选手的水平肯定会大幅下降。以上论证基于以下_____项假设
A.许多F1赛车选手现在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花在3D模拟比赛系统上,以便保持状态能够参加场地比赛
B.F1赛车选手只有保证每年参加一定数量的场地比赛,水平才能得到保持或提高
C.所有的赛车选手,包括F1赛车选手,平时的训练难度与强度比前几年下降了不少
D.每一位F1赛车选手的场地比赛水平近年来都有所下降
36【解析】D。D项加强了论据和论点的联系,搭桥,是该论证的前提假设。
37.某超市员工将各品牌洗发液摆上货架,已知洗发液有E、F、G、H、I等五个品牌,在货架上从左向右排列,上架要求:①F紧挨H左边,②I与E相邻,③G在F的左边。如果I在G的左边,则以下____项必定为真。
A.E紧挨在G的左边 B.G紧挨在F的左边
C.I紧挨在G的左边 D.E紧挨在F的左边
37【解析】B。根据题干可知,排列顺序应为:I、E、G、F、H。因此答案为B。注意,紧挨的意思是相邻。而X在X的左边,意味着中间可以隔着别的东西。
38.景区内商家:这几个月的营业额明显减少,主要是由于景区门票大幅涨价造成的。
景区管理部门:商家的营业额减少和景区门票涨价没有关系,经过我们的调查,商家营业额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以下___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景区管理部门的解释。
A.该景区的门票价格和别的景区相比并不算高
B.景区管理部门在引导商家进行薄利多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力度不够
C.过高的景区门票价格导致游客数量锐减 D.商家的营业额减少这一情况再别的景区也普遍存在
38【解析】C。C项增加了新的反论据,说明景区门票变高导致游客数量的锐减,从而影响了营业额,削弱了景区管理部门的解释。A、B、D为无关项。
39.某神经内科医生对病人说:“市场上所出现的合成药S对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对S的长期副作用不清楚,因此我不建议使用此药。”有病人反驳道:“你的言行不一,你开了很多有副作用的药给我,所以你拒绝使用S药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药物的副作用。”病人的观点是有缺陷的,因为:
A.用过一段时间后,S药的副作用自然会表现出来
B.已知的风险可用特定方法来降低,而未知的风险则不行
C.医生有可能不相信S药的功效,而不是担心它的副作用
D.合成药物与天然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方法实不相同的
39【解析】B。医生说的是S的长期副作用不清楚,所以不建议用,而病人把医生说的“不清楚”理解成为“没有”,医生之前开的药是已知的有副作用的,所以可以使用,而S的副作用是未知的,不能确定副作用的大小和害处,所以不可以使用。所以答案是B。可以加强医生的论点。
40.某天夜里,同宿舍的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在淡论各自以及隔壁宿舍小周喜欢的电视频道。
小赵说:“我和小钱都喜欢看教育频道,小孙喜欢看艺术频道。”
小钱说:”我与小李都喜欢看财经频道,小孙喜欢看艺术频道。”
小孙说:“我与小赵都不喜欢看教育频道,小周喜欢看纪实频道。”
小李说:“小赵和小钱都喜欢看教育频道,我喜欢看新闻频道。”
若他们都只说对了两个人对电视频道的喜好,则小周喜欢的电视频道是
A.纪实频道 B.教育频道 C.新闻频道 D.艺术频道
40【解析】A。每个人都只说对了两个人的喜好,说错了一个人的,题干问的是小周喜欢的电视频道是什么,只有小孙提到了小周,那么我们假设小周喜欢纪实频道是错的,小孙要猜对两个人的,那么小孙和小赵不喜欢教育频道就是对的。再根据小赵的话,要猜对两个,那么小钱喜欢教育频道,小孙喜欢艺术频道是对的。再根据小钱说的两个是对的,小钱喜欢教育频道,不喜欢财经频道,所以小李喜欢财经频道和小孙喜欢艺术频道是对的;而小李也要猜对两个,小赵喜欢教育频道是错的,小钱喜欢教育频道,所以小李喜欢新闻频道是对的,和小钱说的小李喜欢财经频道矛盾,所以,假设是错的,小周喜欢纪实频道。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2013年12月26日,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565元,是1978年的11.5倍,年均增长7.4%,农村人均纯属收入达到7917元,是1978年的11.8倍,年均增长7.5%,二者均为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7.5元。
从各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最高的均为上海,分别达到40188元和17804元,北京排名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46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6476元。
从收入高低对比来看,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最高20%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为43797.5元;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只有1587.7元。
根据城乡居民对2014年物价水平变化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物价水平会有大幅度上涨的人数比重为35.5%;认为物价会平衡上涨的人数比重为48.3%;其他观点的人数比重为16.2%。
41.2012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
A.15633元 B.15623元 C.15613元 D.15643元
42.资料数据表明,2012年北京城乡收入比为
A.2.21:1 B.1:3.21 C.1:2.21 D.3.21:1
43.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低收入家庭的
A.29.6倍 B.28.6倍 C.27.6倍 D.30.6倍
44.对2014年物价水平变化的调查数据显示,接近一半的居民认为
A.物价会平稳上涨 B。物价会大幅度上涨
C.物价不会上涨 D。物价会依跌起伏变化
4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各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来看,北京高于上海,在全国排名第一
B.1978-2012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低于7%
C.大部分居民认为2014年物价保持不变
D.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与低收入家庭相差42209.8元
41.【答案】B。15623元 解析:由第一、二段可知,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188元,全国的平均水平为24565元,则所求为40188-24565,尾数法确定答案尾数为88-65=23,选B。
42.【答案】A。2.21:1解析:由第二段可知,北京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36469元、16476元,所求之比为36469:16476≈36:16=2.X:1,A项满足。
43.【答案】C。27.6倍解析:由第三段可知,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为43797.5元,低收入家庭的为1587.7元,则所求为43797.5÷1587.7,只有C项满足。
44.【答案】A。物价会平稳上涨解析:由最后一段,48.3%的人(接近一半)认为物价会平稳上涨,选A。
45.【答案】D。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与低收入家庭相差42209.8元。解析:A项,由第二段可知,城乡居民收入最高的均为上海,北京排名第二,错误;B项,由第一段可知,1978-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年均增长7.5%,则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必然超过7%,错误;C项,根据最后一段可知,错误;D项,由第三段可知,所求为43797.5-1587.7=42209.8元,正确。综上,答案为D。
根据测算,全国城乡普遍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将使总人口在2030年达到14.53亿,峰值人口增加1500万;2050年,总人口下降为13.85亿,但比现行生育率增加约5000万人,“单独二胎”与现行生育政策相比,2030年老龄化水平从24.1%降到23.8%;2050年从34.1%降到32.8%;直到2074年以后,该政策会影响老年人口数量。另外,城乡普遍推行“单独二胎”政策15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开始增加,2030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8.75%亿升到8.77亿;2050年从7.00亿升至7.26亿。
人口老龄化水平下降:
2030年:推行前24.1%,推行后28.3%
2050年:推行前34.1%,推行后32.8%
2100年:推行前39.6%,推行后24.3%
46.图中数据显示,未来几十年我国老龄化水平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保持不变 D。起伏变化
47.我国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之后,2050年劳动人口数量将比2030年减少
A.1.75亿人 B.1.61亿人 C.1.51亿人 D.1.85亿人
48.2050年与2030年相比,“单独二胎”实施后老龄化水平
A.下降10个百分点 B。上升9个百分点 C。上升10个百分点 D。下降9个百分点
49.资料表明,按现行生育率205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
A.13.15亿人 B.12.38亿人 C.12.35亿人 D.13.35亿人
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00年,“单独二胎”实施后比实施前老龄化水平下降4.3个百分点
B.城乡普遍推行“单独二胎”政策15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开始增加
C.城乡普遍推行“单独二胎”政策将使总人口在接下来的50年逐年增加
D.资料显示,实施“单独二胎”政策,2050年就会影响老年人口数量
46.【答案】A。不断上升解析:根据图一数据可知,未来几十年我国老龄化水平不断上升,选A。
47.【答案】C。1.51亿解析:由材料可知,我国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之后,2030年劳动人口为8.77亿,2050年劳动人口为7.26亿,2050年比2030年减少8.77-7.26=1.51亿,选C。
48.【答案】B。上升9个百分点解析:由材料可知,我国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之后,2030年人口老龄化水平为23.8%,2050年人口老龄化水平为32.8%,2050年比2030年上升9个百分点,选B。
49.【答案】D。13.35亿人解析:由文字部分可知,全国城乡普遍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2050年,总人口将为13.85亿人,比现行生育率增加约5000万人,即按现行生育率205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3.85-0.5=13.35亿人,答案选D。
50.【答案】B。城乡普遍推行“单独二胎”政策15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开始增加。解析:A项,由第一个图可得,2100年,“单独二胎”实施后比实施前老龄化水平下降39.6%-34.3=5.3个百分点,A项错误;B项,由文字部分倒数第二行可知B项正确; C项,由文字部分可知,城乡普遍推行“单独二胎”政策将使总人口在2030年达到14.53亿,在2050年下降为13.85亿,C项错误; D项,资料显示,直到2074年以后,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才会影响老年人口数量,D项错误;综上,答案选B。
第二模块 主观情境工作能力 考试时间:40分钟
主题:移动金融调研——我参与,问卷调查的策划方案,本方案张总交由你全权负责,给你时间和四个配合你的人;
(1) 根据提供材料制定任务完成计划表:
答案提示要点:计划表起止时间,参与人员,任务,完成内容,汇报人
(2) 拟定一封电子邮件,向公司各部门通知此事,并要求参与
答案提示要点:希望各部门积极参与,起止时间,参与人员,完成内容,注意电子邮件需要署名最后;(500字以内)
(3) 一业务部门人回复最近没时间,忙完了再参与,问你怎么处理?(500字以内)
答案提示要点:咨询、协调,记录、备选方案几个方面;
(4) 行里领导觉得我们移动金融业务好,策划一个一周的宣传方案
答案提示要点:要写口号、主题、主要方案,具体措施,考核内容;
第三模块 性格测试 考试时间:20分钟
略